“第十六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赛前培训成功举办
由北京市科协主办的“第十六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即将在金秋十月拉开帷幕,为了提升参与者的演讲能力及演讲技巧,9月11日下午,来自北京市科协所属学会的参赛者们齐聚在北京市科协一层报告厅,开展了为期半天的赛前培训,培训会由北京市科协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副主任杜杨主持。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生物学博士史军以及国家注册高级礼仪培训师、演讲与口才培训师屹立娜为参赛者们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培训现场
北京市科协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副主任杜杨主持培训会
屹立娜老师对演讲中的礼仪和控场技巧进行了生动的诠释。她提出“演讲=演+讲”,其中,“讲”是作用于听众的听,而“演”是作用于听众的视,演讲就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形体语言为辅,注重演讲礼仪要从微笑开始。那么,演讲者应以怎样的仪态走上台呢?演讲的时候要如何站立比较合适?如何运用手势语?对于这些疑问,屹立娜老师在演讲仪态礼仪实操环节进行亲身示范,参赛者们积极参与互动,在实操中深刻体会演讲礼仪。将培训会推向了高潮。
国家注册高级礼仪培训师、演讲与口才培训师屹立娜
参赛者积极参与互动实操
史军博士以《如何让公众爱上冷门科学知识》为主题,对演讲内容的取材、形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科学家、科研工作者与公众之间有着一道鸿沟,如何逾越这道鸿沟,科学演讲和传播就体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科学演讲的内容,一是要有“平易近人”的特质,即与公众的生活密不可分,二是要饱含感情,任何形式的科学传播都不应该是死板教条的说明书,这其中要体现好恶之情、各种人间真情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情愫。
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生物学博士史军
在互动环节,参赛者们积极与两位嘉宾进行交流,对演讲的学术表达、语言风格、衣着仪表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培训会已经接近尾声,但参赛者们仍然感到意犹未尽,他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参赛者与嘉宾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