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召开七届三次理事(扩大)会 暨2014年新春座谈会

作者:  来源:  2020年09月11日

岁首喜看金蛇去,耳边犹有马蹄声。2014年116日,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在北京圆山大酒店召开了“七届三次理事(扩大)会暨2014年新春座谈会”。学会理事长宋培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泽林,副理事长陈树勇及学会支撑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金良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来自百家期刊会员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宋培元理事长主持。首先他代表第七届理事会向所有关心、支持学会建设和发展的朋友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对各级领导和会员单位在过去一年里给予学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鼓舞学会在新一年要团结奋进、积极探索,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受常务理事会的委托,刘泽林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各位代表汇报了学会2013年主要工作和2014年的工作设想。2013年,学会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北京市科协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和兄弟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开拓进取,顺势而谋,应势而动,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开展学术研讨及培训交流活动,促进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二是承担政府职能转移,拓展学会发展空间;三是坚持民主办会,构建和谐的科技期刊编辑之家;四是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升科技传播能力。在学会2014年工作设想方面他提到,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继续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认真做好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上,进一步发挥好科技期刊思想引领、科技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顺改革发展之势,铸文化强国之魂,共同将我们的期刊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张伟副秘书长汇报了2013年学会财务情况。





七届三次理事(扩大)会后,以“科学分享烩”为题,举办了 2014年新春座谈会。邀请的6位嘉宾用精彩的演讲,将五彩缤纷的科普盛宴呈现在代表眼前。


都市的纷繁,让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普罗旺斯的薰衣草、青海门源的油菜花虽然令人向往,但繁忙的工作却总是拖住远行的脚步。《北京农业》杂志推荐的王忠义老师在“胜日寻芳,北京的那些花”的演讲中,介绍了北京各区县一年四季花满田野,苗木遍山,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景观胜地。他让大家知道,原来美景就在身边。




《北京农业》杂志推荐的王忠义老师


来自《航空知识》杂志的武瑾媛博士以“嫦娥曲终谁向月”为主题,介绍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目前中国载人登月所取得的成果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在回答“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到底值不值得登月”的问题时,武老师给出的答案是:探索未知一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源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向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无穷的动力。




《航空学报》杂志的武瑾媛老师


针对2013年的热点话题——雾霾,《健康与营养》杂志的廖天翊老师在 “十面霾伏 自强不吸”的演讲中,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雾霾和PM2.5对人体的危害,在卫生防护、室内运动、科学食疗等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带领大家一起做起了雾霾天气下的室内运动操。




《健康与营养》杂志的廖天翊老师


《数码时代》杂志的张健老师带来了“互联网,纸质书刊的终结者?”的精彩演讲。从传媒困局到新技术推动变革,用户体验至上到内容渠道,他指出媒体不会消亡,公众需要新知,平面媒体必须转型,精众和大众都需提升服务能力。




《数码时代》杂志的张健老师


科技的不断进步,带领生活走进新的时代。在人们在无限享受着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快捷和高效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逐渐陷入了它所营造的无形樊笼当中,难以脱身。《心理与健康》杂志推荐的冯长卿老师在“越微博,越寂寞?”的演讲中,从Facebook、QQ、人人、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的角度,告诉大家:发明这些社交工具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工具支配我们的生活,而是为了让我们普通人也能够去体验到这些技术革新,能够用更符合这个时代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心理与健康》杂志推荐的冯长卿老师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姜燕老师以“大数据时代,我们有隐私吗?”为题,揭示了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风起云涌的时代,个人数据早已不属于自己,而是商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对在大数据的掌控下,如何避免隐私泄露和数据被无限制利用方面做了介绍。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姜燕老师


又是一年春来早,又是大家重逢时。会员们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谋成长,共庆佳节。科普的盛宴伴随着“你所知道的那些花”、“马上有惊喜”、“网络新成语”等轻松有趣的小游戏,在情感融融,喜气盎然,浓郁祥瑞的氛围中,在代表们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笑声中落下帷幕。



上一篇: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
下一篇:青稞沙龙“最深的夜,最美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