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成功举办“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学术诚信与社会责任”报告会
为迎接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到来,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于5月25日在中国农机院举办了“‘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的学术诚信与社会责任”报告会,30多家刊社40余名编辑同仁参加了此次活动。
“互联网+”为出版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为编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问题。2017年4月20日,学术出版巨头施普林格对107篇被认定为“同行评议造假”的中国论文撤稿事件引起同行高度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学术诚信与社会责任显得尤为重要。
主讲嘉宾中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与出版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TrendMD大中华区总监苗晨霞老师以“学术出版伦理与科技期刊编辑”为题,从出版伦理和科技期刊编辑的关系角度出发,以大数据的视角展示了近些年的撤稿情况,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和问题,提出了对于学术期刊评议制度的反思和想法。同时还介绍了国际出版伦理文员会COPE,以国际化的视野论述了学术出版伦理与科技期刊编辑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动化学报》的副编审任艳青老师以“科技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为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审稿流程出发,详尽列举了初审中数据库查重存在的问题和审稿中同行评议质量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并结合案例介绍了不端行为处理流程,提出了多方联合共同抵制学术不端的建议。
与会的编辑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对学术不端事件的看法与嘉宾展开了讨论。
“互联网+”的发展无疑是对编辑同仁的新考验,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力量促进科研诚信、维护学术严谨是每一位编辑值得深思的问题。“互联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编辑在提高自己学术素养的同时,也应该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当好把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