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媒hui”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破解生存威胁”专场
2016年8月11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承办的“刊媒hui”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之“破解生存威胁”专场,在中科院物理所科学咖啡馆成功举办,30多位大众媒体、科技论文作者、科学编辑及科技爱好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气象主播冯殊主持此次沙龙。
本次邀请的嘉宾是7位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沙龙以嘉宾推介优秀科技论文、观众实时互动的形式,就大众关注的气象、疾病、土壤环境、农药及水运工程等民生问题展开讨论。
沙龙的开场,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首席研究员郑永光博士结合即将在《气象学报》发表的论文以及多年研究的成果,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强对流天气及我国对于强对流天气的检测和预报。
接下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医师安涛博士用简洁的语言和大量的实例介绍了罕见遗传病是如何定义的、如何有效控制儿童罕见遗传病,并推介了刘一川博士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论文《“二孩政策” 后如何有效控制儿童罕见遗传病》。
《全世界首次报道塞卡病毒可以引起婴儿小头畸形》(《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发表)第一作者任晓杰为大家普及了塞卡病毒相关知识以及对婴儿小头畸形症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地膜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普及使广大农民的作物收成得到了保证和提高,但地膜技术是柄双刃剑,它也使得我们的土地面临着白色污染的威胁。《地膜残留量对新疆棉田蒸散及棵间蒸发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发表)的作者之一——新疆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林涛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两位土地环境方面的专家,就地膜覆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残膜污染现状及危害特征以及我国地膜技术的宏观现状等问题,为大家普及了我国地膜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在农业环境方面,除了地膜污染需要大家关注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结合《科学种养》发表的《北京市农药面源污染治理的探索、实践与成效》论文相关内容,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农艺师王品舒就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改善传统施药以及如何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等话题同大家进行了讨论。
最后一位嘉宾孙小青副主编介绍了发表在《水运工程》杂志的论文《长江口拦门沙河段航道回淤的波浪动力环境》(作者:刘猛),给大家普及了长江口拦门沙河段航道回淤的波浪动力环境及我国著名的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知识。
虽然一下午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刊媒会为大家准备的这场“科技论文成果推介沙龙”,令到场的所有大众媒体及科学爱好者们收获到了大量的前沿科技信息。
沙龙结束后大家都不愿意太早离开,纷纷围着嘉宾询问没有来得及在沙龙中提出的问题。